新型电力系统孕育“新型负荷管理体系”
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新型电力系统”这一概念,首先在2021年3月15日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中出现,与实现“双碳”目标紧密绑定。其以保障能源电力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满足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为首要目标,以新型电网为枢纽平台,以源网荷储互动与多能互补为支撑。
在此背景下,电力负荷管理正逐步凸显其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关键作用。
所谓电力负荷,是指某一时刻电力系统中所有用电设备消耗功率的总和。电力负荷是实时变化的,电力用户的设备启动或停止都会有对应的电力负荷变化。电网要求供应和需求两端时刻保持平衡,不同时段需求差距过大,将对电网运行安全造成威胁。
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28%,相比十年前增加了6.7个百分点。伴随能源消费革命的侧重点从抑制不合理的消费转向促进能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别的行业化石能源消费逐步向电力消费转移,终端用能由多种能源消费形态向高度电气化转变。预计到2030年、2060年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35%、75%,负荷总量不断增长。
十年间,另一显著变化是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虚拟电厂、多元负荷、新型储能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电力用户不再是被动的“负荷”,而是主动参与的“需求侧资源”。用户侧主体兼具发电和用电双重属性,从传统的刚性、纯消费型需求,逐步向柔性、生产消费兼具型转变。负荷特性不确定性增强,可调节性显著提升。
新能源大发与用电负荷季节性错配、时段性错配越来越明显,气候因素的影响显著增大,风电春秋两季大发、夏季“极热无风”,光伏夏季日间发电能力充足、晚峰“日落无光”。电力系统的平衡模式由传统的“源随荷动”、大电网一体化控制,逐步向源网荷储协同互动、大电网与微电网协同控制转变,带来负荷调节的双向性和复杂性。
另一方面,新型电力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特征显著,海量分布式资源实时调控、多元主体协同互动呈现新趋势,需要综合应用新型数字化、先进信息通信、先进控制、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系统可观可测可调可控能力,实现对实时灵敏感知洞悉、生产运行精准控制、用电行为智能调节。技术创新由“能源电力”向“跨行业跨领域深度融合应用”转变,带来负荷调控技术的数智化提升。
2023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出台了《电力负荷管理办法(2023年版)》《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2023年版)》,明确电力负荷管理是指为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维护供用电秩序平稳、促进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消纳、提升用能效率,综合采用经济、行政、技术等手段,对电力负荷进行调节、控制和运行优化的管理工作。
管理内涵上,由单纯“电量”管理向“电力电量并重”拓展。在经济大省、能源小省浙江,高比例外来电、高比例清洁能源、高峰谷差率等能源“三高”特征突出,可预见未来电力供需矛盾将长期存在,出力波动极大的新能源加入导致电力系统平衡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发电侧调节能力受限。负荷侧做文章,作用慢慢的变大、任务越来越重。电力负荷管理应加快提升补足用电需求预测分析、负荷监测调节等基础能力和水平。
调节对象上,由“传统用户”向“发电企业传统用户新型主体”拓展。截至今年8月底,浙江光伏装机4110万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装机3385万千瓦,占比82.35% 。伴随分布式光伏、充电桩等规模化接网,虚拟电厂、新型储能、微电网、源网荷储一体化等需求侧市场主体类型不断丰富,电力负荷管理亟待完善各类资源的排查、接入、监测、分析、调控和服务,优化新型主体管理模式和服务机制,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服务内容上,由“供电服务”向“供电服务能效服务碳服务”拓展。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既需要推动能源供给侧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也要推动消费侧高效化、减量化、电气化,负荷管理内容由单一的传统用电保障,向能效服务、绿电服务等拓展。要求负荷管理在做好用电安全管理的同时,大力拓展能效、绿电、电碳服务,促进能源生产消费绿色低碳转型。
调节机制上,由“行政指令”向“市场驱动政策托底”转变。传统负荷管理较为依赖计划调控与行政管控,在长期执行时无法兼顾安全性、精准性和经济性。随着电力市场改革深化,用户的需求趋于多元,也更看重负荷资源的能量管理、精细化用能服务等挖潜增效业务,参与市场互动的意愿更加迫切。2023年浙江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开市,众多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等新型主体加入削峰填谷。日趋完善的电力市场政策规则、价格机制,将更好引导和促进新型负荷规模化、常态化参与市场平衡调节,促进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
挑战重重下,目前负荷管理措施的系统性和实效性仍存在差距,面临新型主体管理模式和服务机制尚不健全,电力系统复杂量、动态量、微观量、多参量等测量能力存在不足等问题。如何更好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要求、推动电力负荷管理高水平发展?“三个促进、两个引导、一个引领”是浙江的应对思路。
引导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健全虚拟电厂、车网互动、用户侧储能政策机制与管理制度,加快关键技术探讨研究、核心装备研制和试点示范验证,促进有序充电、V2G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虚拟电厂市场化发展,实现用户侧储能常态监测、规范管理。此外,生产力适新仍是第一动力。传统负荷管理举措拼时间、拼资源,投入大、成本高,创新沃土浙江也在积极引领需求性技术创新与标准建设
预计到2025年,国网浙江电力经营销售2.0、采集2.0及新型负荷管理系统将全面建成,人工智能技术与营销业务实现深层次地融合、规模化应用,初步建成需求侧技术标准体系。到2030年,用电需求分析预测体系、新型电力负荷管理体系、现代先进测量体系、现代电费结算体系等高效运转,各类可调节负荷和分布式能源、虚拟电厂、电动汽车等新型主体规范化、规模化、市场化、常态化参与供需协同互动,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5%左右。
品牌价值580.47亿 海康威视荣列2016年中国品牌价值榜单电子行业第一
江西省未来产业培育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探索智能微电网技术
南网人工智能光储直柔园区友好互动配用电系统设备及其配套实施服务专项采购中标结果公告
南方电网公司2024年主网保护、厂站自动化、安防设备及备自投装置第二批框架招标项目中标结果公告
2024年共计431项电力、能源相关国家标准发布 超230项标准2025年起实施
江西省未来产业培育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探索智能微电网技术
南网人工智能光储直柔园区友好互动配用电系统设备及其配套实施服务专项采购中标结果公告
2024年共计431项电力、能源相关国家标准发布 超230项标准2025年起实施
南方电网公司2024年主网保护、厂站自动化、安防设备及备自投装置第二批框架招标项目中标结果公告
国网能源院能源数字化的经济研究所: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明确电力AI应用底层逻辑
南方电网2024年度公司科技进步奖、应用基础研究奖、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奖评审结果公示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
院士专家学者探讨新型电力系统怎么建 人工智能、柔性构网、新型储能成热词
国网江苏电力2024年第三次省招(含营销项目)物资协议库存招标中标候选人
特高压英文缩写UHV。在我国,特高压是指交流1000千伏及以上和直流正负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