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头制作施工工艺标准
1. 设备及材料要求:电缆终端头应用定型产品,各部衔接处均应封闭严密,附件齐全,并有出厂合格证。
电缆绝缘胶和环氧树脂胶应是定型产品,一定要符合电压等级和设计的基本要求,应有产品合格证,绝缘胶应有理化和电气性能的试验单。
2. 主要机具:制作机具有喷灯、钢锯、油压接线钳、塑料布、铁壶、搪瓷盘、铝锅、铝壶、铝勺、漏勺、漏斗、剪刀、手套、钢卷尺等。
3. 作业条件: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应选择晴朗的无风天气制作,其环境和温度在+5℃以上,其空气相对温度宜为70%以上。
土建工程基本施工完,墙面、屋顶的浆活完毕,相关电气设备安装好,施工现场应符合安全、消防规定,易燃物要妥善保管。
4. 操作工艺:包括设备点件检查、摇测电缆绝缘和校验潮气、剥去电缆的保护层和钢带、焊接地线、剥去铅皮、套入耐油胶管、压接线鼻子、装配电缆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电缆头制作的标准和规范,建议查阅国家或行业的相关文件和规范,或者咨询专业的电力工程师获取指导。
低压电缆头制作流程与工艺标准SGBZ-0607低压电缆头制作安装施工工艺标准依据标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电气工程实施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0.6/1kV以下的室内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安装。
2、施工准备2.1材料要求:2.1.1电缆终端头套、塑料带、接线鼻子、镀锌螺丝、凡士林油、电缆卡子、电缆标牌、多股铜线等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具备产品出厂合格证。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摇测电缆绝缘→剥电缆铠甲,打卡子→焊接地线→包缠电缆、套电缆终端头套→压电缆芯线V摇表,对电缆进行摇测,绝缘电阻应在10MΩ以上。
3.2.2电缆摇测完毕后,应将芯线根据电缆与设备联接的具体尺寸,量电缆并做好标记。
2施工准备2.1材料2.1.1主要材料:电缆终端头套、热缩管、接线端子、镀锌螺丝、电力复合脂、镀锡铜编织带等材料,热缩管应分黄、绿、红、蓝、黑五色。
2.1.2地线采用镀锡铜编织带,截面参见本册《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热缩终端头制作工艺标准》(Ⅵ205)2.1.32.2机具设备2.2.1手动机具:钢锯、扳手、钢锉、螺丝刀、电工刀、电工钳、鲤鱼钳。
2.3作业条件2.3.1电气设备安装完毕,电缆头制作应由持有电缆工操作证的人员进行。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3.2操作工艺3.2.1准备工作:准备材料和工具,核对电缆型号、规格,检查电缆是否受潮。
3.2.2电缆绝缘摇测:用1000V兆欧表,对低压电缆进行绝缘摇测,绝缘电阻应大于10M Ω,如不符合要求,检查电缆是否受损或受潮;摇测完毕后,应将芯线绝缘合格后,根据电缆与设备连接的具体尺寸,确定剥除长度,剥除外护套。
3.2.3.2剥电缆铠装钢带,用钢锯在第一道卡子向上3~5mm处,锯一环形深痕,深度为钢带厚度的2/3,不得锯透。
3.2.3.3用螺丝刀在锯痕尖角处将钢带挑起,用钳子将钢带撕掉,完后用钢锉将钢带毛刺去掉,使其光滑。
预制附件一般靠自身橡胶弹力可以具有一定密封作用, 有时可采用密封胶及弹性夹具增强密封。
冷缩式附件一般采用几何结构法与参数控制法来处理 电应力集中问题。几何结构法即采用应力锥缓解电场 集中分布的方式要优于参数控制法的产品
要使电缆可靠运行,电缆头制作中应力管非常重要, 而应力管是在不破坏主绝缘层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分 散电应力的效果的。在电缆本体中,芯线外表面不可 能是标准圆,芯线对屏蔽层的距离会不相等,根据电 场原理,电场强度也会有大小,这对电缆绝缘也是不 利的。为尽量使电缆内部电场均匀,芯线外有一外表 面圆形的半导体层,使主绝缘层的厚度基本相等,达 到电场均匀分布的目的。
在做中间接头时,必须把主绝缘层也剥去一部分,芯 线用铜接管压接后,用填料包平(圆)。这以后有二 种制作方法:
1.热缩套管 用热缩材料制作的主绝缘套管缩住,主 绝缘套管外缩半导体管,再包金属屏蔽层,最后外护 套管。
所用材料一般为硅橡胶或乙丙橡胶。为中 空的圆柱体,内孔壁是半导体层,半导体层外 是主绝缘材料。
电缆终端头工艺要求制作时对环境的要求: 10kV电缆冷缩终端头的制作必须在天气晴朗、空气干燥的情况下进行,施工场地应清洁无飞扬的灰尘或纸屑。
制作时对电缆的要求所制作的10kV电缆外观应整洁无破损,并做绝缘电阻、直流耐压试验,经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
对暂缓制作的电缆头应用密封胶密封! 3 制作步骤(1)剥外护套、钢铠和内衬层。
将电缆校直、擦净、剥去从安装位置到接线mm,并用扎丝或PVC带缠绕钢铠以防松散。
铜屏蔽端头用PVC带缠紧!中间接头必须用同材质的压接或者螺栓(两枚以上)固结;终端头必须用同材质的引线鼻压接,外层缠上色相带;不论是终端头还是中间接头都必须用热缩(冷缩)套密封,一般的终端头破开长度在1米左右,然后按照电缆头(中间)规定的制作工艺做好绝缘层。
如下标准及要求:(1)严格按照工艺操作流程,配齐厂家材料,做好露天作业空气中有害尘埃的防尘防护。
(2)对配备材料不得随意切割,特别是冷热缩管要保持合适尺寸,确保三芯铠装电缆头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要严格按照制作工序流程,先剥除外护套,半导体层,铜蔽层,打磨摆正三相等长,对色互联压接,分相序与连接线或开关对接,确保无误,最后复检完工。
高压电缆终端头的制作步骤:一、电缆终端头作用是装配到电缆线路的首末端,用来完成与其他电气设备连接的装置,有户外终端头、户内终端头、肘形终端头等。
电应力控制就是指对电场分布及电场强度的控制,采取适当的措施.使电场分布及电场强度处于最佳状态.使电场分布尽可能均匀,提高电缆运行的可靠性。
二、10KV电缆终端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户外使用时应当使用户外电缆终端,环境温差大时宜使用冷缩型电缆终端2.在室内使用时选择户内型电缆终端3.电缆终端附件等级使用15KV的电压等级4.电缆附件的管径需要与电缆的线.在易燃易爆等不允许有火种场所的电缆终端,应选用冷缩电缆终端附件6.电缆终端应采用加强绝缘、密封防潮、机械保护等措施,并应有改善电缆屏蔽端部电场集中的有效措施,且确保外绝缘相间和对地距离。
SGBZ-0607低压电缆头制作安装施工工艺标准依据标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电气工程实施工程质量检验收取规范》GB50303-2002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0.6/1kV以下的室内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安装。
2、施工准备2.1材料要求:2.1.1电缆终端头套、塑料带、接线鼻子、镀锌螺丝、凡士林油、电缆卡子、电缆标牌、多股铜线等材料一定要符合设计要求,并具备产品出厂合格证。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摇测电缆绝缘→剥电缆铠甲,打卡子→焊接地线→包缠电缆、套电缆终端头套→压电缆芯线V摇表,对电缆进行摇测,绝缘电阻应在10MΩ以上。
3.2.2电缆摇测完毕后,应将芯线根据电缆与设备联接的具体尺寸,量电缆并做好标记。
低压热缩电缆头制作安装工艺标准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电气安装工程0.6/1KV以下的室内聚氯乙烯绝缘、交联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安装。
2 施工准备2.1材料2.1.1主要材料:电缆终端头套、热缩管、接线端子、镀锌螺丝、电力复合脂、镀锡铜编织带等材料,热缩管应分黄、绿、红、蓝、黑五色。
2.1.2地线采用镀锡铜编织带,截面参见本册《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热缩终端头制作工艺标准》(Ⅵ205)的表4.1.3.2.1.32.2机具设备2.2.1手动机具:钢锯、扳手、钢锉、螺丝刀、电工刀、电工钳、鲤鱼钳。
2.3作业条件2.3.1电气设备安装完毕,电缆头制作应由持有电缆工操作证的人员进行。
3 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3.2操作工艺3.2.1准备工作:准备材料和工具,核对电缆型号、规格,检查电缆是否受潮。
3.2.2电缆绝缘摇测:用1000V兆欧表,对低压电缆进行绝缘摇测,绝缘电阻应大于10MΩ,如不符合要求,检查电缆是否受损或受潮;摇测完毕后,应将芯线绝缘合格后,根据电缆与设备连接的具体尺寸,确定剥除长度,剥除外护套。
3.2.3.2剥电缆铠装钢带,用钢锯在第一道卡子向上3~5mm处,锯一环形深痕,深度为钢带厚度的2/3,不得锯透。
3.2.3.3用螺丝刀在锯痕尖角处将钢带挑起,用钳子将钢带撕掉,完后用钢锉将钢带毛刺去掉,使其光滑。
SGBZ-0605 10(6)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户内、户外热缩终端头制作施工工艺标准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10(6)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户内、户外热缩终端头制作。
2、施工准备2.1设备及材料要求:2.1.1所用设备及材料要符合电压等级及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明。
2.1.2主要材料:绝缘三叉手套、绝缘管、应力管、编织铜线、填充胶、密封胶带、密封管、相色管、防雨裙。
2.2主要机具:喷灯、压接钳、钢卷尺、钢锯、电烙铁、电工刀、克丝钳、改锥、大瓷盘。
2.3作业条件:2.3.1有较宽敞的操作场地,施工现场干净,并备有220V交流电源。
2.3.2作业场所环境温度在0℃以上,相对湿度70%以下,严禁在雨、雾、风天气中施工。
2.3.3高空作业(电杆上)应搭好平台,在施工部位上方搭好帐篷,防止灰尘侵入(室外)。
2.3.4变压器、高压开关柜(高压开关)、电缆均安装完毕,电缆绝缘合格。
3.1工艺流程:3.2设备点件检查:开箱检查实物是否符合装箱单上数量,外观有无异常现象,按操作顺序摆放在大瓷盘中。
3.3电缆的绝缘摇测:将电缆两端封头打开,用2500V摇表、测试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
3.4剥除电缆护层(图3.4):图3.43.4.1剥外护层:用卡子将电缆垂直固定。
低压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安装施工工艺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0.6/1kV以下的室内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终端头的制作安装。2施工准备2.1材料要求:2.1.1电缆终端头套、塑料带、接线鼻子、镀锌螺丝、凡士林油、电缆卡子、电缆标牌、多股铜线等材料必须契合设计要求,并具备产品出厂合格证。2.1.2塑料带应分黄、绿、红、黑四色,各种螺丝等镀锌件应镀锌良好。2.1.3地线采用裸铜软线制作和安装机具:压线钳、钢锯、扳手、钢锉。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摇测电缆绝缘→剥电缆铠甲,打卡子→焊接地线→包缠电缆、套电缆终端头套→压电缆芯线V摇表,对电缆进行摇测,绝缘电阻应在10MΩ以上。
3.2.2电缆摇测完毕后,应将芯线根据电缆与设备联接的具体尺寸,量电缆并做好标记。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缆头制作施工工艺环网电缆专业--电缆头制作1电缆头制作前提条件1.1环网电缆敷设并整理、固定完成;1.2《35kV单芯交联聚乙烯电缆冷缩型接头安装说明书》、《35kV单芯电缆锥插拔式可分离终端头安装说明书》已提供;;1.3操作人员经过严格的技术培训,持证上岗;2电缆头制作电缆敷设好后,为了使其成为一个连续的线路,各段线必须连接为一个整体,这些连接点就称为电缆接头。
中间接头分为冷缩式和热缩式,本制作流程与工艺介绍的中间头为35kV冷缩式中间头,终端头为35kV 单芯电缆锥插拔式可分离终端头。
2.1电缆头制作前期准备2.1.1电缆头选型电缆头的绝缘材料符合标准要求,其规格型号与电缆规格型号匹配。
2.1.2在制作高压电缆头前,使用2500V兆欧表测量电缆绝缘电阻,测量合格后方可操作。
2.2电缆头制作2.2.1电缆剥切在制作高压电缆头前,利用2500V兆欧表测量电缆绝缘电阻,测量合格后,方可进行操作。
根据电缆中间接头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剥除电缆外护套和金属铠装,并去除铠装、护套及填充物。
2.2.2线芯连接将应力锥套入电缆线芯端,将电缆两端的线芯分别插入擦拭好的连接管进行压接,根据电缆的规格选择相对应的模具,压接的顺序为先中间后两边。
2.2.3恢复铜屏蔽、外护套按安装工艺的要求,将铜屏蔽恢复材料安装在电缆上,与电缆两端铜屏蔽搭接接触良好。
将电缆线芯合拢,用胶带将线芯捆牢,在恒力弹簧处用胶带1/2搭接缠绕两层。
按安装说明书要求与接头两端电缆的外护套搭接100mm,在搭接处用胶带1/ 2搭接缠绕,恢复电缆外护套。
2.3电缆头制作流程与工艺2.3.1 35kV冷缩式电缆中间头1 电缆预处理1) 确认电缆中间接头与电缆接头型号匹配、主绝缘的外径在电缆在选用围;2) 铠装型电缆:清洁距电缆端部约500mm围的电缆保护套。
按下图所示尺寸剥除电缆外护套、铠装层、护套和铜带(或铜丝)屏蔽层,用所提供的粘帖铜带在图示位置固定屏蔽铜带。
按下图所示尺寸剥除电缆外护套和铜带(或铜丝)屏蔽层,用所提供的粘贴铜带在图示位置固定屏蔽铜带。
2) 使用限深刀将绝缘屏蔽层划开,按上图示尺寸剥离绝缘屏蔽层后,剥除PVC胶带。
按下表尺寸切除绝缘:I(mm)压接型导体接管力矩螺栓型导体接管非堵塞型接管一根半导体接管+5mm 一根半导体接管长度堵塞型接管孔深+5mm 孔深3) 将接头本体套在处理好的一侧绝缘线) 将接地网套撑开,并把网套套在处理好的另一层绝缘线 电缆压接压接式导体接管电缆截面导体连接管30kV 35kV 最大直径(mm)最大长度(mm)95-185 50-150 33 140240-400 185-400 50 200注意:压接后应将连接管表面的毛刺打磨干净力矩螺栓压接式导体接管:为满足小截面电缆的使用。
确认导体是不是能够顺利的穿入接管,若无法顺利穿入,则应将半径调整垫片抽出。
注意:在安装小截面电缆时,应使用一些特殊工具如Raychem IT-1000-019来固定导体接管,以防止在拧紧接管的工程中导体被拧弯变形。
4 测量两绝缘屏蔽层断口之间的距离G,确保G值符合下表要求,并在导体连接管上这一距离的中心位置。
中间接头本体在电缆上收缩20mm后检查接头本体的位置:接头的端部应与PVC胶带平齐,如发现有偏差,应及时作出调整本体职位。
11 移动铜网套覆盖接头本体,想两端拉伸抽紧网套使其他电缆屏蔽铜带重叠。
12 绕包防水带在两端电缆护套之间绕包防水带,绕包时应轻拉防水带以形成一定的力并保持最少50%的搭盖。
13 用长接地带连接接头两端的铠装钢带,用所提供的大弹簧圈将接地带紧固在铠装层上,并按图所示将接地带端部折返在弹簧圈。
2.3.2 35kV单芯电缆锥插拔式可分离终端头1 电缆准备1) 确保电缆固定夹和母模套管的中心线在一条中心线上。
图53 用弹簧圈将接地带固定在屏蔽铜带上,固定前应调节接地带的位置以确保接地带上的堵水块不超过线芯保护管的顶端,固定时按图示方法折返接地带使其完全紧固。
图64 在电缆护套绕包一层黑色防水胶,用铜扎丝将接地带固定在铠装铜带上,固定前应调节接地带的位置以确保接地带上的堵水块不超护套的顶端。
按图所示尺寸,在距导体端部183mm处绕包数层PVC 带,绕包时确保粘胶面朝外。
图86 晃动半导电漆瓶以使其均匀,在图示区域均匀的涂上一层半导电漆,漆层需搭盖电缆外屏蔽层约5mm。
图119 一次性将应力锥推到图示位置,应力锥的端部应超过绝缘层的端部约为10mm。
图1412 使用所提供的专用安装工具将触头紧固到位,力矩扳手的力矩设置为120Nm。
图1715 将铸铝保护尾管往上推并最终固定在母模上,紧固时应使用力矩扳手并确保紧固力矩为10Nm。
图2018 将铸铝保护尾管往上推并最终固定在母模上,紧固时应使用力矩扳手并确保紧固力距为10Nm。
图2220 将防水密封管覆盖保护管尾管约50mm,自上而下均匀收缩防水密封管。